面對此般現狀,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標準旨在進一步加強中央空調系統使用過程中的衛生狀況。2003年6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頒布了《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GB1920一2003的國家標準,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強制實施。
隨即,2003年8月19日衛生部發布了《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此外,與此相關的標準還有:《通風與空調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43一2003)、《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GB/T17905)、《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
可以說這5個標準構成了目前我國國內空調清洗規范的基本體系,同時也推動了中央空調清洗行業的發展。
事實上,隨著氣候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建筑物中安裝中央空調已成為極為普遍的事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發布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的空調整體擁有率己達46.5%,大中城市均己達100%以上;而我國中央空調使用單位超過500萬個,且每年正在以10%的速度遞增。以當前市場上中央空調約為30元/m2的清洗價來算,如果按有1億m2的中央空調需要清潔,全國中央空調的清洗市場就達到30億元了。
理論上,中央空調使用的逐年增多以及國家相關強制性規范的出臺,中央空調清洗在我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中央空調清洗行業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市場現實因素的困厄。
首先,清洗費用高。中央空調清洗不同于普通家用空調,需要專門的設備進行清洗工作。中央空調設備成本投入高,導致中央空調清洗費用高昂。這也是 當前公建物業寫字樓中央空調系統清洗不積極主動的首要因素。其次,國家相關規范落實不嚴格。目前,對于中央空調清洗方面做得較好的只有北京、上海2大城市,其中北京的清洗率達85%。而筆者所在的南京地區,南京市中央空調風管系統清洗率僅5%。究其原因,在于相關規范沒有細化落實到實處。中央空調衛生檢測等不合格處罰較清洗投入小的多。因此,部分建筑物業寧可挨罰也不愿意多出清洗費用。最后,清洗市場競爭不規范。面對龐大的中央空調清洗行業市場,由于進入門檻低,行業中相關清洗企業魚目混珠,良莠不齊,使得價格競爭較為激烈。而最終清洗效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進一步傷害了市場需求。
針對于中央空調衛生令人堪憂的現狀,作為領軍品牌之一的海爾中央空調適時推出了海爾機器人清洗服務。海爾中央空調引進的專業工具,包括中央空調清洗機器人、多功能智能控制箱、軟軸清洗機、靜音集塵箱、視頻檢測采樣機器人、自動噴藥消毒泵等等,這都是根據中央空調的系統特點專門定制的清洗工具,依靠這些專業的工具,可以對家庭中央空調、多聯機系統以及水機系統中的通風系統、水系統、主機各個部分進行清潔。
不管怎樣,中央空調清洗業務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且潛力巨大。這個行業能否穩健、有序的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引導,與相關行業、相關公司共同推動其發展。直到有一天,坐在辦公室的我們再也不用為我們的健康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