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板式熱交換器泄漏的主要原因
1) 換熱板片腐蝕穿透;
(2) 換熱板片有裂紋;
(3) 夾緊螺栓緊固不均勻;
(4) 換熱板片變形太大;
(5) 密封墊片斷裂或老化;
(6) 密封墊片厚度不均;
(7) 密封墊片壓偏。
板換腐蝕失效類型
① 點蝕: 由“閉塞電池腐蝕” (Ocluded Cell Corrosion) 作用引起的一種局部腐蝕—使局部金屬表面的鈍化膜破壞,形成尺寸小于 1mm 的穿孔或蝕坑。 例如,在不銹鋼板片表面生
銹或積垢(碳化物、 二氧化硅垢層)處,因導熱不良、 介質的 pH 值減小產生的腐蝕;
② 縫隙腐蝕: 由“閉塞電池腐蝕” 作用引起的一種呈斑點狀或潰瘍形的局部腐蝕。 同點蝕的主要區別是腐蝕產生在金屬零件的縫隙處,由于滯留介質的電化學不均勻性而導致的。 例
如, 密封墊片槽底或板片封閉流道的角孔墊片外側處產生的腐蝕;
③ 應力腐蝕開裂: 在靜態拉伸應力與電化學介質共同作用下, 由陰極溶解過程引起的金屬局部腐蝕裂紋或斷裂。 例如,板片壓制成型時將產生殘余內應力, 若與介質中的鹵素離子(如
Cl -、 F -等離子) 或 H2S 接觸可能引起應力腐蝕開裂;
④ 晶間腐蝕: 起源于金屬表面并沿晶粒邊界深入到內部的腐蝕,可導致晶粒間的結合力喪失, 使材料的強度大大降低。 例如,不銹鋼在過敏溫度范圍 (400℃~600℃) 內產生的腐蝕;
⑤ 均勻腐蝕: 接觸介質的金屬表面全部或大部分被腐蝕的現象。 例如,板片選材不當,或使用期過長,超過了允許使用壽命;
⑥ 其他腐蝕失效: 主要有露點腐蝕、 磨蝕 、 微生物腐蝕等。 例如,含有酸性物質的熱蒸汽與冷的板片接觸,可引起露點腐蝕; 板片的介質入口角孔處和導流區的流速過高, 或流體中
含有砂粒類顆粒物時,可導致磨蝕; 海水中的藻類、 細菌、 原生物等,可導致板片的微生物腐蝕。
以上幾種腐蝕失效中, Cr-Ni 奧氏體不銹鋼的應力腐蝕開裂約占 50%, 點蝕和縫隙腐蝕共約占 20%, 所以最危險、 最常見。